首页

李雪君

时间:2025-05-26 11:06:17 作者:从“人类社会”转向“人机社会”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城市发展“基因”? 浏览量:35410

  中新网南京3月5日电 题:“数智+”激活产业新潜能 南京加速科创力转化新动能

  作者 张传明

  基础产业“智慧化”焕新、行业AI“助手”纷纷上线、文旅元宇宙穿越古今……龙年新开局,在科教名城江苏南京,产学研用转化速度持续提升,“数智+”正在激活全新潜能。

  基础产业:“数智+”焕新

  使用真实工厂的现有数据完成环境建模,为其模拟动态“替身”,通过智能决策在这个虚拟工厂中进行上千万次的自主推演,筛选出提升质效的最佳方案,实现不停产情况下的工厂数智升级。这是目前已经在江苏省内和南京市部分水务、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和部分高端制造车间内投用的“智慧大脑”。

  “这项技术最初是被放在游戏里使用,帮助玩家快速‘跑完’所有可能性,找到打赢游戏的最优配置。”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俞扬介绍,“能够根据已有数据进行主动学习、推理预判,想象并作出合理决策,这就是业界定义的、迈向‘真正的智能’的关键能力,其实在南京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对此已进行了多年的深度研究,一批成果进入了转化应用阶段。”

“数智+”令基础产业实现效能和安全的双提升。小视科技供图

  在操作环境复杂的矿山等工业领域,敏锐的“智慧眼睛”满足了行业对生产安全的普遍需求,多年深耕视觉分析算法的南京小视科技,于2023年发布了一款宙初视觉大模型,该模型可支持包括操作人员违规事件检测、车辆检测、自救器检测、安全带检测、长物体检测等上百种类别检测,有效降低了高危行业的生产安全风险。

  小视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工程研发中心总经理胡建国表示,企业也在全力布局行业应用大模型、数字人技术。“希望把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行业里、落地在场景里,用场景驱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千行百业:“数智+”带来新机遇

  在仓储物流、外贸文旅等第三产业,通过“数智+”不仅激活了效能的提升,更孕育出了新业态,创造了新机遇。

  一单从南京到西部城市的货运业务,自发货方发出订单,到运货司机在手机上接受任务,仅需短短两分钟。“货物运输平均配货时长从几天降低为几分钟,月承运次数则从几次提高到十多次。”国内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的副总裁陶然认为,“‘分钟级匹配’的背后,正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促进了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联动,全面提升社会物流效率。”

  根据产品数据信息,自动生成海报图册,或由“数字人讲解员”以外语讲解的高清视频;根据行业大数据,对采购商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为供应商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辅助参考。中国制造网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卢颐展示了这样一款为外贸企业专门设计的外贸助手“AI麦可”。“AI技术引入外贸行业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获客效率与订单转化率,解决中国供应商的拓客难题。”

在南京街头,科技与文化的“碰撞”带来令人惊艳的体验感。南京达斯琪供图

  600多岁明代琉璃塔数字“复活”、3D全息巨龙游弋于景区街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先进的数字科技,在南京“碰撞”出令人惊艳的文旅体验。

  “借助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通信技术,让我们的全息产品可以做到高清实时交互。”南京达斯琪董事长兼CEO周全表示,“消费市场对‘数智+’创意产品的旺盛需求,促进了企业对科研投入的高度重视,以及与研发团队的密切合作。”

  四链融合:打造“数智+”新基建

  龙年寒假刚结束,南京大学宣布将于今年9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

  今年3月1日起,新版《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经过“大修”正式实施,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重新规定。

“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供图

  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基于国产技术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总算力规模已达到140PFlops。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已经有能力高效地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对算力和技术的需求,同时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联合创新,助力大模型在行业应用领域落地,支撑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加速人工智能产业聚集。

未来型、知识型产业成为各地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的重点赛道。南京达斯琪供图

  创新策源能力突破、产业发展质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态优化……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赵成军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介绍,南京将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引领,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教授注意到,在经济大省江苏,南京已抢先发布了相关专项文件,谋划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在创新驱动型经济中,政策制度对产学研用的高效转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科教资源丰富、产业集聚规模可观、外溢效应明显,面对全球产业链集群竞争的格局,南京有能力也有条件主动接受挑战。”(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占比减少,美国车企仍然坚守中国市场

更为惊喜的是,曾被评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球作品征集的最佳作品之一的动态雕塑《一路风景》也亮相本届艺术季。该作品的作者——四川省雕塑学会会长邓乐介绍,《一路风景·深圳湾》可以全方位地映照出周围环境的形象,而且每个柱体之间也可以相互反射,形成一个以展览场地为视觉空间的万花筒景观。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时间管理“小能手”

原子能法草案也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杨合庆介绍,原子能法制定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共8章53条,由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起草,主要对原子能和平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监督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制度举措,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监管,规范和促进核电、核反应堆和核技术应用,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原则和核事故应急,原子能进出口管理措施以及有关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文脉华章 | 穿越千年 探寻“最早的中国”

“海南黎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非常漂亮,大力神图腾寓意很有趣。”来自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的大四学生田中那央说,此前她曾到北京留学一年,去过内蒙古、天津、湖北等地,十分喜欢中国的戏剧文化,比如京剧、川剧等。

国家铁路局部署开展2024年汛期防洪监督检查

过去几个月,在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的战略引领下,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是“旧金山愿景”的重要内容。从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中学首批学生到北京、河北和上海等地进行交流访问,到华盛顿州林肯中学和斯特拉孔中学的20多名学生参访北京、湖北十堰、广东广州和深圳等地,再到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人士在春暖花开之际访华……两国各界人士来往、交流增多,有助于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累共识。

中国雪乡霜降节气迎来今秋首场降雪

采访最后,“滇西小哥”迫不及待想从昆明回到由旺镇,“我现在不能出差太久,很担心爷爷奶奶,因为平时都是我做饭给一家人,怕我不在家他们就应付着吃饭,对身体不好。家里还养了大王和来福两只狗狗,出来久了会担心它们很想我。”“滇西小哥”说,“好像任何时候我都想带着家人一起走,我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也喜欢宁静、温暖、灿烂的乡村生活。”(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